機器人將加大貧富差距,《攻殼機動隊》的災難離人類不遠

36氪 於 15/04/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編者按:最近上映的《攻殼機動隊》描述了一個高度機械化的世界:人類的各種器官均可實現移植、銷燬和再造……這樣的世界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技術的發展從來都是潛移默化的:現在的社會已經深深被機械化所改善、改變甚至是惡化!大規模失業、社會分配不均、社會矛盾深化……要解決機械化帶來的種種問題,關鍵就是要分配好社會財富。

有了機器,人輕鬆了許多

在自動化時代,機器雖然的確搶了許多人的飯碗,但是我們還是必須感謝機器。如果沒有機器,人類的日子會有多苦!1900年,美國經濟放眼望去,幾乎都是苦力活。當時,美國一半人口都住在農場,每週6天、每天12個小時都在從事着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和家務事。而美國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裏去,那些城市裏的工人一週要勞動60個小時,有的甚至更長時間,此外他們也要幹各種家務雜活兒。

然而,機器的出現大大減輕了這些人的負擔。美國勞動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數據顯示,美國15歲以上人羣工作和幹家務活的時間已經縮減了將近一半,平均每天大概5小時,這其中包括:工作、通勤3.5小時,家務活和相關勞動1小時47分鐘。

看到這裏,你也許會覺得,美國成年人的工作時間短得離譜,因為我們都知道現在實行的是八小時工作制。而工作時間之所以這麼短,是因為這只是平均數:事實上,約有40%的15歲以上的美國勞動人口幾乎一天24小時都在工作!美國經濟生產力極其旺盛,這40%的人就足以養活剩下那60%的人口,其中包括學生、退休人羣、肄業、兼職和不想工作的人。歸根到底,這還是技術進步給美國社會帶來的重大勝利。

機械自動化:社會不公與分配不均



但實際上,並非每個人都享受到技術進步的好處。 智能機器可以提高平均生產力,但是市場力量將傾向於將收益集中在一小部分人口中 ,也就是那些高技能人才和資本家 ,而且其餘部分,特別是那些因為機器而失業的年輕人和窮人,則需要政府的相關政策來確保社會的收益得到廣泛分配。

機械自動化革命帶來社會進步、大幅提高社會效益的同時,卻也引發了更多的不平等現象,集中體現在社會效益在不同階級和職業工人中的分配問題。

隨着技術不斷髮展進步,一方面,越來越多粗重體力活和重複勞動的從業人員被及機器所代替;另一方面,許多新的操控機器的職業出現了,為了與時俱進,越來越多從業人員努力學習新知識和技能,適應市場需求。要想獲得一份穩定的中產階級工作,本科學歷是最最起碼的要求。


什麼樣的人會被機器搶走飯碗?



現在, 人類似乎越來越難以和機器搶飯碗了,一大批工種都已經被機器所替代:機器人代替了組裝線工人;計算機化商業程序代替了文書人員;電子商務代替了銷售人員;具有遙控、自我糾正功能的智能系統代替了設備維護工人;遠程監視系統代替了監督工人……在未來還有更多的工作會被機器所取代。

這種影響在勞動力市場是顯而易見的。那些最高學歷只有高中文憑(有的學歷甚至更低)的勞動者在機器化時代,生活質量和收入必然有所下降,而且還極有可能被中產階級隊伍所淘汰。

但別以為,只要是高技術人員都能分到“大蛋糕”。掌握高技術但卻失業的,大有人在。在以前,活組織檢查、高科技醫療任務、CT掃描、核磁共振以及X光掃描等的高科技醫療任務都是由醫生來完成,但現在不那麼專業的技術人員就可以勝任。在法律、物流、大眾傳媒甚至是電腦編程等領域也出現了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機器學習技術引致的)。

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機器的不斷髮展也需要人們不斷掌握更新技能,以適應操控更加智能化系統的需要。於是,高技術人員、專家和管理人員的工資會持續上升,他們佔勞動人口總數的比例也會有所增加。從總體上看,機器的發展淘汰了越來越多的勞動力。


社會的蛋糕越做越大,新興機器的資本家和高技術人員等的既得利益者雖然也願意把一部分蛋糕分給那些不幸的人,但是儘管這樣,也不能有效減緩社會貧富差距和不公問題。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稱為帕累託改進(Pareto improvement),是指在不減少一方的福利時,通過改變現有的資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帕累託改進可以在資源閒置或市場失效 的情況下實現。在資源閒置的情況下,一些人可以生產更多並從中受益,但又不會損害另外一些人的利益。在市場失效的情況下, 一項正確的措施可以消減福利損失而使整個社會受益。

重新分配社會財富和就業資源



長此以往,高失業率和收入下降的經濟下滑現象將不可避免。因此,政府要帶頭重新分配社會的蛋糕,施行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政府應該並且完全有能力把生產力帶來的利益分配到更廣泛的人羣當中。從暴富人羣中徵收的賦税,可以用於支持教育撥款、培訓技術工人、扶持就業並且補貼低收入家庭。

政府應該加大教育和職業培訓的經費投入。這是因為,製造業、電子商務、電子教育、電子醫療、物流運輸、新能源以及電子政務等領域都需要源源不斷的新種勞動力予以支持。隨着人口不斷加速老化,在老年人護理和私人服務領域也需要新增大量的就業崗位。在如今這個閒暇時間越來越多的時代,娛樂、旅遊、健身等休閒產業的需求也會不斷擴大。有關部門也應該注重保障勞動者的休假權利,提供產假、病假和節假日休息的條件。

只要政策落實得當,就可以製造更多崗位、保障薪酬,而且還能讓人們更多閒暇的時間——經濟學家早就做出預測,這會是智能機器時代給人帶來的好處。

總之,儘管生產力不斷提高,但是我們決不能通過犧牲弱勢羣體的利益來保證經濟的繁榮,而應該讓所有人都享受到中產階級的繁榮。與機器和諧共存是社會出於公平的選擇,與技術本身無關。

機械可以自動化,但是社會財富的分配決不能“自動化”。


資料來源:36K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