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窘境,堅持自身平台還是選擇開放的道路?

36氪 於 24/04/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本文編譯自風投機構A16Z的合夥人Benedict Evans的博客

在我看來,Google是一個大型的機器學習引擎,已經積累了十幾年的數據。Google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這個基礎的引擎做好,蒐集到數據並把它們呈現出來。網頁搜索只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種表現形式,Google的搜索廣告、Gmail和地圖等業務也是在這個基礎上所做的業務延伸。

近幾年,Google集中了大量計算機和數據科學家,在研究所需基礎設施上投入巨資,利用源源不斷的新數據做一些創新的工作,並開發出的一系列實驗性的產品。這些嘗試也都是在驗證其是否符合Google的發展方向。

Google就像是一條鯊魚一樣,在遇到一個新機遇的時候,要親自咬一口,試一下,看看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胃口,如果是就繼續走下去,否則就吐出來,放棄它。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失敗的項目:比如電台廣告,本應是個好機會,但是挖掘數據的難度太大;比如Google Health,涉及到太多利益相關方,眾口難調,也沒有成功;比如社交領域的Google Plus,Google有着入門所需要的技術,但缺乏更有效的手段將其發展壯大;比如Google Reader,產品不錯,不過發展前景太小。

但在不斷的試驗中,也湧現出來一批非常適合Google的核心技術的項目:比如Google地圖,乍一看地圖跟網頁搜索和PageRank沒什麼關係,但是在其發佈十年後的今天,在移動化的浪潮中,地圖產品的想象空間無疑是巨大的。Google正在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也是同理,這個項目看起來和搜索沒什麼關係,但實際上卻利用到Google特有的優勢——數據和機器智能(至少Google是這麼認為的)。

Android也是Google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起初,Android只是一個入口,讓人們能夠使用到Google服務,它的存在主要為了實現兩個目的:一是避免微軟、蘋果等第三方系統把Google服務排除在外;二是進一步刺激全球網民數量的增長。

現在,Android在這兩個目標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Android發佈前,全球只有15億網民,多是一些家境殷實,使用電腦上網的人羣;短短几年間,網絡已經覆蓋到了四五十億普通智能手機用户。而在手機市場份額方面,雖然蘋果佔據了前15-20%的高端市場,但是Google搶佔了剩下的大部分市場,而且很多iOS用户也使用Google服務。

隨着時間的推移,Google可以利用Android收集更多的數據。當你在Android手機上登陸Google賬號時,你的手機就能知道你什麼時間在哪裏搜索了什麼,什麼時候打開了Google app;也知道其它人在什麼地方搜索過同樣的內容以及他們隨後做了什麼(Google現在規範Android的UI、限制第三方開發的Android版本就是為了確保自己對這些數據把控)。在計算機界有句名言:“不要讓計算機詢問該做什麼,讓它自己找出解決方案。”智能手機的各種傳感器和新功能大大提高了Google自動尋找解決方案的能力。所以説,Android在手機和呈現數據方面對Google大有脾益。

不過,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智能手機的普及建立起新的app生態系統,切斷了Google與很多數據的聯繫。

過去,我們上網基本上只能通過網頁。在這種交互模式下,Google可以抓取網頁內容,提供鏈接索引並通過出售廣告位盈利。但是現在,app模式切斷了Google的數據來源,各種app中信息是不透明的,Google沒法抓取據。比如用户不能通過Google搜索到點評應用Yelp中的數據了,用户在移動端使用這些數據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而Google卻沒法滿足他們。

這種割裂也是為什麼Google(還有Facebook)追求深度鏈接(deep links)的原因,可能也是Google把Chrome OS當作其備用移動平台的原因。Google在這裏面臨矛盾就是:作為一個服務提供者,它是應該盡力把內容保留在網頁端還是應該接受智能手機所帶來的新模式。

實際上,擁有一個以app為基礎的移動操作使得Google面臨着更大的矛盾。Google做新產品時,應該為活躍度更高的iOS先開發應用嗎?Google要為亞馬遜Kindle Fire這樣第三方深度定製的系統開發應用嗎?這些平台一旦積累了足夠多的用户難道不會削弱Google對Android的控制嗎?

在這個問題上,Google內不同部門的產品經理肯定也會有不同的想法:地圖部門PM想要在iOS和Kindle等各個平台上都保持良好的體驗,但是那些想要保持Google對Android控制的人就不這麼認為。有着不同訴求的產品經理之間的矛盾如何調和?

這是一個經典的“戰略税”(strategy tax)的問題。當一個產品的功能和公司整體戰略矛盾時,你是拋棄這個功能(為公司的戰略交“戰略税”),還是調整公司的戰略呢?歷史上很多大公司遇到過這個矛盾,微軟旗下Office的Mac版本和蘋果iTunes的Windows版理論上對公司的核心產品都有損害,但從整體戰略來看,為對手平台開發的這兩款產品也都是正確的選擇。Google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就是搞清楚哪些產品機會有限,哪些是符合整體的戰略。

這個問題使我想起了幾年前法國學者Pierre Bayard出版的一本書,書名叫作《如何談論一本你沒有讀過的書》(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在他看來,有沒有讀過一本書並不是瞭解書中內容的關鍵,如果對比一本20年前讀過且一知半解的書和一本你沒讀過但是最近看過3篇書評的作品,你會發現實際上你對後者瞭解更多。書分很多種,有些你讀過且完全理解的,有些你讀了但只能記住一部分的,還有一些書你根本不記得自己讀過或者只瞭解主旨大意。讀過一本書和了解一本書並不必然相關。

同理,Google對平台的控制和對數據的獲取並不是必然相關的。假設有兩個人,一個用着Google“官方”出品的Android手機Nexus,登陸了Google賬號的人,Google可以“完全地”獲取這個終端設備數據,但他卻住在偏僻的郊區,開車只去單位和個別商店,從不使用Google Calendar,每個月只打開一次地圖,每週只收幾封Gmail郵件。而另一個人是住在大城市20多歲的年輕人,使用iPhone,沒有登陸任何Google賬户,但是他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有好幾個小時,經常使用Google地圖(可能是內嵌在其它應用裏的),經常使用搜索。那麼問題來了,Google更希望找到那種用户呢?

再來假設一個場景,一個緬甸農村地區的農民花30美元買了個Android手機,只能付得起每月50M的流量費,那麼Google能為這些用户提供多大的價值?或者反過來問一個俗套的問題,這些用户有多大的廣告價值?為這些用户提供服務難道會比為Apple Watch開發Google Now應用還重要嗎?

現在的網絡環境已經不再是一個文字搜索框、一個網頁鏈接索引這麼單一了,用户也不單單是中產階級家庭了。用户是多種多樣的,設備類型也有成千上萬。因此,Google不應該把不同終端的業務、不同渠道的數據分開來看,而應該形成一個統一的戰略。

IE曾是微軟王牌產品,在十年左右的時間裏一直佔據着統治地位,但微軟只認自己的Windows平台,最終導致了產品的沒落。如果Google在開發新產品時也一定要固守自家的產品和渠道,可能也會重蹈微軟的覆轍,固步自封只會錯過各種新的機遇。Google所要堅持的還是“搜索”,沿着這個方向不斷開疆擴土,至於為哪個系統做開發、PageRank如何,都是次要的。

本文編譯自:ben-evans.com


資料來源:36K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