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7內幕:蘋果為什麼要取消耳機插孔?

36氪 於 16/09/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編者按: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對於擁有有線耳機羣眾對耳機口被取消的怒氣衝衝,蘋果倒是顯得氣定神閒——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當年取消並口、軟盤、手機物理鍵盤的時候乃們不也是這樣的嗎? BuzzFeed對蘋果取消iPhone 7耳機插孔的這篇內幕揭祕,解釋了蘋果要做出改變的原因。

蘋果VP Greg Joswiak笑嘻嘻地拿起了一個iPhone適配器,這個東西無疑是我見過的最小的一個。它的顏色像iPod的那種白,大概有一根火柴棒那麼長,它的一頭用一個工業標準的模擬插口連上耳機,另一頭則連接上蘋果最新iPhone手機的閃電接口,因為最新的iPhone 7已經摒棄了工業標準的耳機插口了。


Joswiak戲稱:“這次我們要給每個盒子都安個適配器。”2012年的時候,蘋果也曾幹掉了被廣泛使用的接口,這不僅導致無數旨在與之交互的周邊設備不兼容——如果不購買一個29美元的適配器的話,而且這過程當中還惹惱了無數的羣眾。而這次算是對上一次做法的一次黑色致敬。

蘋果乾掉大家經常使用甚至是熱愛的東西,這種做法不足為奇。但連耳機接口也要取消嗎?這個東西跟磁盤驅動器或者以針腳數命名的接口不可同日而語。耳機接口不僅比蘋果資格老,甚至計算機都要稱它為前輩。而且耳機接口無所不在。所以,當你要幹掉一項音響界制訂的有一個世紀那麼老的標準時,有未雨綢繆的措施很重要。


愛迪生通過原始的耳機聽留聲機。

耳機接口是在1800年代晚期,為了配合電話交換機使用而發明的,這個東西算是現存的最古老的電子標準之一。原先這種接口的寬度有6.35毫米,到1960年代被縮小到了3.5毫米,這種改動使得耳機接口滲透到了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音響設備裏面——家庭立體聲、汽車音響、數碼攝像機、吉他音箱、筆記本電腦、飛機娛樂系統、人工電子耳蝸、智能手機,以及過去的iPhone。


蘋果認為,音響的未來在於無線,世界目前對移動音響的假設不僅陳舊,而且值得馬上放棄。在Spotify和Sonos的世界裏,你很難不同意這一點。但現在這樣的未來是有代價的:你得拋棄手上已經非常好的耳機,購買新的作為iPhone配件的無線耳機。蘋果得説服大家這種交換是值得的。

Joswiak説:“音頻連接器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歷史了。上一次大的創新已經是50多年前的事。你知道這個所謂的大創新是什麼嗎?就是把它做小了點。自此以後它就沒有動過了。它就是恐龍。是時候翻篇了。”

也許吧,但當我桌上擺着一對需要那個連接器的相當高端的耳機時,“現在不做更待何時”很難算得上好的説辭,而且我的每一個音響設備都有那個接口。我的汽車,我的筆記本,我上次乘坐的飛機,我住進的酒店的鬧鐘,麥克風,揚聲器,嬰兒監視器,我生活當中每個階段購買的音響設備和附件,所有的一切。那個接口可謂無孔不入。

從歷史上看,蘋果對拋棄舊標準擁抱新技術算得上是駕輕就熟。就過去而言,這是因為無論蘋果採用了什麼新技術,它所帶來的價值都要比被替換的高好幾個數量級。許多人都把軟盤作為例子,來説明蘋果乾掉被廣泛使用的標準來給未來鋪平道路的意志。但問題在於,當蘋果廢棄iMac的軟盤時,作為存儲解決方案軟盤早已過時,被替換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但是,3.5毫米的音頻接口既不屬於不好用,也沒有被替換掉的明顯需求。當然,插口是容易落灰。但是它使用廣泛,而且沒有專利負擔。使用它你用不着付錢給任何人。它傳輸的信號不需要解碼。而且因為它是模擬而不是數字標準,所以不會被DRM(數字版權管理)鎖定。就像交流電源插座裝點着我們家裏的牆一樣,耳機插口也是啞接口。就連蘋果也承認,“它工作得很好。”在音像店或者機場販賣機買一副耳機,插入耳機插口就能聽到任何你想聽的東西。為什麼要為了避免一點點污垢就把它給扔掉呢?


iPhone 3.5毫米的耳機接口

對於蘋果負責硬件工程的資深副總裁Dan Riccio來説,iPhone 3.5毫米的耳機插孔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段友好但不幸的關係的最後歲月:熟悉、舒適,但最終會成為未來更美好生活的障礙。他説:“就為了提供一個充滿空氣的插孔,我們得植入這個已經50多歲的連接器,它可佔了不少地方,價值千金的地方。”


Riccio從1998年開始就一直在蘋果工作,公司大部分的硬件都經過他的手。關於公司對無線的説法它是全力支持的:“在移動和無線連接的世界裏,有線殘留的奇怪遺蹟就是耳機線了——為什麼還要保留呢?”他問道。但是他對取消iPhone耳機插孔引發的連鎖反應要感興趣許多。

Riccio説:“它阻礙了我們想把一些東西放進iPhone的努力。它在跟攝像頭技術、處理器還有電池壽命搶地盤。坦白説,在有更好更現代的解決方案的情況下,還保留這玩意兒簡直是瘋了。”

很難想象蘋果的硬件設計團隊會被這麼一個遺留接口拖了後腿。不過當你在跟一台尺寸公差要求極高的計算設備打交道時,這必定是充滿挑戰性的。Riccio花了15分鐘向我解釋原因。下面我試着用2分鐘説清楚。

新iPhone的關鍵功能之一,是一套改進的攝像頭系統,它比之前的iPhone上面的攝像頭都要大。iPhone 7現在具備了光學防抖技術,這是此前Plus版iPhone才有的特性。而iPhone 7 Plus則擁有並排2個攝像頭,一個是固定的廣角鏡頭,另一個則是2倍變焦的長焦鏡頭。攝像頭上面是“driver ledge(驅動壁架)”——驅動iPhone顯示屏和背光源的一小塊印刷電路板。過去蘋果把它放在這裏是不會擋着電池,給提高電池容量留出空間。但據Riccio説,驅動壁架會跟iPhone新的更大的攝像頭系統互相干擾,於是蘋果調低了壁架的位置。但這樣又造成了跟其他組件的互相干擾,尤其是耳機插孔。

於是公司的工程師就想把插孔幹掉。

在這過程中他們又有一些新發現。首先,安裝 “觸覺引擎”變得更容易了,這個東西是iPhone 7的新的壓敏Home鍵的驅動,就像蘋果最新的MacBook的觸控板一樣,採用振動觸感來模擬點擊的感覺而不需要實際點擊。(我們也沒有提到過蘋果把實體home鍵也幹掉了?)觸覺引擎振動還會用來提供特別通知的感覺——比方説到達滾動頁面尾部時會振一下。鑑於蘋果對開發者開放了相關API,可以想見這還會衍生出很多東西,尤其是在遊戲方面。

蘋果SVP Phil Schiller解釋説:“你不能讓它感覺像是發生了地震一樣,但是可定製的範圍能讓你做很多事情。每一個項目都會有一些令人驚訝的東西出現,一旦你開始使用,就會明白它的意義。觸覺引擎API就是其中的一個。它已經變成了一個更大的東西,比我們曾經以為的還要大。它的確改變了許多軟件的體驗。這一點你會看到的。”

其次,這還給增加電池續航時間帶來了意料之外的機會。iPhone 7的電池比之前大了14%,iPhone 7 Plus比上一版本也大了5個百分點。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相當於分別增加了2和1小時的時間。結果還不錯。

甚至更好的是,去掉耳機插孔還消滅了一個關鍵點,Riccio説這幫助新iPhone終於達到了蘋果追求多年的IP67級的防水要求(可以浸泡在1米以下的水中半小時)。

現在3.5毫米的耳機插孔已經踏上了不歸路。即便不是iPhone 7取消,在下一個iPhone 8也會幹掉(或者就此而言也許iPhone 6就該痛下決心)。最終這就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是保留單用途的老接口,還是擁抱無線音頻的未來,並且擁有出色的新攝像頭,以及具備手機掉過廁所的人一直都想要的防水功能?算算各自的成本效益就一目瞭然。




蘋果相機

一般人都會把iPhone當做一台設備來看。不過回想一下,把它當作一組原本獨立的設備拼湊到一起來考慮會更有幫助。2007年喬布斯在介紹最初的iPhone時,他説這不是1台設備,而是3台:“帶觸控的寬屏iPod,革命性的移動手機,以及突破性的互聯網通信設備。”



事實證明,大家最關心的高端智能手機功能是這個——攝像頭。為了這個,蘋果願意花費數百萬美元做廣告來提醒你它的優勢所在,並且顛覆了延續數十年的標準。

我端詳着跟前作一樣都配備1200萬像素攝像頭的iPhone 7和iPhone 7 Plus時,Schiller 説:“相對於6s,這些攝像頭系統從端到端每一方面都有了絕大飛躍”。並且還飛快念出了一堆的相機參數來證明他的觀點。它們更快、匯聚光線更多,還有定製的低功耗高性能芯片,以及一堆酷炫的東西。其中有很多都是令人費解的:上週三蘋果主旨演講的一張幻燈片自豪地誇耀了一款新的圖像信號處理器的能力,比如説25毫秒可進行1000億次運算操作。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當我看到用新款iPhone拍攝的一張未經潤色的科尼島航拍照片時,照片的質量令人大吃一驚。

Neill Barham是備受推崇的iOS版移動視頻app Filmic的創始人兼CEO。他對蘋果的新手機極盡溢美之詞:“新款iPhone非常強大。”稱蘋果新的A10芯片給iPhone視頻處理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進。他開玩笑説Stanley Kubrick(著名導演)可能也會愛上iPhone 7 Plus,儘管他承認這位導演可能不會用iPhone來拍攝《亂世兒女(Barry Lyndon)》。

Barham認為:“用外行人的話來説,之前的6S/+就像短跑選手: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很多事情。而7則更像馬拉松選手,甚至是鐵人三項選手,因為它可以一整天維持多處理器的高負荷。”


蘋果提供的樣片,用iPhone 7 Plus的2倍光學變焦鏡頭拍攝

高聳在矽谷之上的聖克魯斯山脈中有一座小葡萄園,在那裏他們進行一次簡短的攝像頭演示。全景、肖像、動態照片、特寫、叼着網球走過來的小狗視頻。在我這個非專業的攝像師看來,一切看起來真的都非常好。照片都非常鋭利,充滿動感。蘋果內置在iPhone裏面的新的廣色域捕捉支持,使得橙色的加州罌粟有了一絲迷幻色彩。iPhone 7 Plus的雙攝像頭也可以相當無縫地實現切換,廣角和長焦的變換平滑且快速,以至於你都不會注意到,感覺就像只有一個攝像頭一樣。在變焦鏡頭下,我幾乎看不到酒瓶上貼標籤的膠粘線。


未來幾月,蘋果會進行一次軟件更新,給iPhone Plus增加一項新的照相功能。這項功能的名字叫做“Portrait(人像攝影)”,其實就是背景虛化——讓景深變淺,使焦點聚集在主題上。由於7 Plus的兩個攝像頭都可以同時運行,從前景到背景它可以捕捉9層的景深。而且還可以實時顯示出來。所以處在Portrait模式的時候,你就會看到背景虛化效果,而且更關鍵的是,你可以決定值不值得用。

不過Schiller早前説過:“這種背景虛化的效果是不是比Leica M和50毫米鏡頭還要好呢?當然沒有。但是你之前在任何智能手機上面見過這樣的東西嗎?”

沒有。

但是一次“即將推出”的相機改進,不會是我們所期待的在蘋果身上看到的結構性智能手機創新——儘管蘋果CEO庫克認為今年iPhone的改變已經相當大。於是我問他,在經歷了FaceTime、Siri以及Touch ID等一系列結構性創新之後,智能手機的創新是不是已經到達枯竭的地步了呢?對此,庫克委婉地表達了不同的觀點:

“創新就是讓東西變得更好。如果你回過頭來看看哪些東西對iPhone用户最重要,你會發現是他們拍攝的照片,是那些用來記錄生活日常的東西。所以我們進行的相機升級、軟件更新,電池續航時間的增加,以及iOS 10的所有功能等,這些東西合在一起就是巨大進步。”

今年早些時候,傳出了蘋果下一代iPhone計劃取消耳機插孔的小道消息,這招致了意料之中的憤怒和辯護,發佈時大家的反應也同樣可以預見(另兩家智能手機制造商早已推出無插孔的手機卻沒人管)。

批評者質疑,耳機接口對於傳輸音頻很好,使用廣泛,而且不受專利和數字版權管理的束縛。為什麼要取消插孔,只保留一個蘋果專利的數字接口呢?在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裏,這樣的接口可能就會被那種DRM給鎖定住了,對此喬布斯在2007年的《關於音樂的思考》中已經扼腕痛惜過了。為什麼要換個得花9美元註定要丟的小小耳機插孔適配器?無論是因為複製保護鎖定,還是由於“此附件未經蘋果認證”錯誤,我自己擁有的歌可能都不能播放,為什麼要讓這種情況出現?有人把取消iPhone耳機插孔説成是“敵視用户”,對於這種質疑蘋果又該如何做出迴應呢?

Schiller認為這種説法很愚蠢。他説:“認為這種舉動背後一定動機不純,或者會導致某種新的內容管理形式出現,這些看法根本就是錯的。我們取消耳機插孔是因為我們開發出了提供音樂的更好方式。這跟內容管理或者DRM無關——這純屬偏執的陰謀論。”

如果這種做法是值得的話,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USB音頻就可以支持複製保護了,根據USB-IF CTO兼英特爾首席工程師Abdul Ismail的説法,唱片業的那幫傢伙根本就沒有用它。“音頻內容所有者對不要求複製保護已經適應多了。而且iTunes銷售免DRM保護的音樂快有10年了,非法的文件共享並沒有出現猖獗的情況。”

此外,閃電接口是一種很好的、輕便的高保真音頻解決方案。它屬於有源連接,所以能支持噪音消除之類的功能,而耳機通常需要電池才能支持去噪,同時由於它是數字化的,可以對頻率響應等等進行大量細顆粒度的控制(Audeze造了一一副帶10波段均衡器的閃電接口耳機,每波段支持正負10分貝的增益範圍)

但這並不是蘋果的觀點。記住,音頻的未來在於無線。儘管該公司可能會為每一位iPhone 7用户提供一副Lightning EarPod(還有適配器!),但實際上蘋果希望的是用户購買一副無線的AirPod。


蘋果新的無線耳機AirPod
John Ternus,蘋果負責Mac、iPad、生態體系以及音響工程的副總裁。他説:“這裏面能塞那麼多東西進去,就算是我都覺得不可思議。我們做了很多打包了技術進去的東西,但這些無疑是我們做過的最緊湊的產品。一點浪費的空間都沒有。一點都沒有。”


Ternus提到了蘋果新的無線AirPod耳機,根據我當天較早前看過的X光照片,他並沒有誇大其詞。每一個AirPod的裏面,都有一塊蘋果W1無線芯片(蘋果的首款無線芯片),2個加速計,2個光學傳感器,2個波束合成麥克風,1副天線,以及一塊小得出奇的電池,可支撐5小時(聽,講的話是2小時),此外通過一個小小的閃電接口充電器,短短15分鐘的快充即可支持3小時用電。(Ternus説:“我們真的非常關注電源效率,已經達到瘋狂的地步。”)
那又怎樣?聽起來不錯。本來就應該這樣,因為等到10月底上市時,蘋果希望你為此掏159美元。

他們已經非常體貼地採用了無按鈕設計,僅靠雙擊和Siri命令就能跳過歌曲或者打電話。耳機跟iPhone配對的過程已經儘可能的簡單直觀。一旦AirPod跟iPhone配對成功,蘋果就會利用你的iCloud賬號來跟其他設備進行配對。拜託了任何線纜的束縛,是完全、獨立的無線化。而且支持任何運行iOS 10、Watch OS 3或者MacOS Sierra的東西。

AirPod利用藍牙進行連接。在過去,藍牙耳機會遭遇一系列的連接問題:繁重的配對,連接丟失,然後是糟糕的聲音。蘋果很有信心,認為自己的W1芯片已經解決了所有這些問題。Ternus説:“可想而知,通過開發我們自己的藍牙芯片,控制好配對過程的兩端,這其中我們可以變出很多魔法。我們是採用藍牙連接,但是這裏面有大量的祕密配方。”

究竟有什麼樣的祕密配方,蘋果不願透露。但是AirPod的開發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Schiller告訴我説:“我們有一個跟Apple Pencil一樣先進的項目。這個項目在啟動Watch項目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我們知道自己需要給音頻提供一套出色的無線解決方案。我們説,‘要是能設計未來耳機的樣子會怎樣?’這就是我們要團隊做的事。”

高音質,穩定的藍牙連接,電池續航時間,語音控制,跨設備的方便配對,全無線化——如果這一切都成為現實的話,它所提供的價值似乎比甚至是最貴的有線耳機都要大一個數量級。但蘋果得把這些東西兜售出去,得説服大家希望要這樣的東西。這一點更難,但並不是不可能。(注:AirPod的確可以跟非蘋果設備配合——但是前面提到的任何祕密配方是沒有的了。還有就是,如果AirPod丟了一個話,蘋果可以單賣一個給你。)

隨着AirPod躺回牙線盒大小的充電盒搖籃,響起了安靜、帶着磁性的咔噠聲。一盞小小的綠燈亮起來了。我內心的那個曾經12歲的男孩幾乎條件反射般喊出了“混蛋。”——這聲音跟有着磁化肢體的Micronaut(微星小超人)動作人物實在是太像了。這種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實際上相當於對蘋果仍然擅長帶給人驚喜和愉悦的一種默認,這兩個音節也是對我剛剛看到所的技術恰如其分的概括。

我認識一位iPhone用户,他可以算是一位音響發燒友。這些年來他在高端耳機方面花了不少錢。前幾天他告訴,如果下一代iPhone沒有耳機口但Android手機有的話,他就會換掉。閃電接口或者無線耳機他都不想要。他也不想再帶一個適配器。他只是想用自己喜歡的耳機。而且他相信自己並不孤獨。對於像他這樣的人蘋果高層會怎麼迴應呢?
Schiller説:“對於熱愛自己有線耳機的部分人來説,這種轉變可能會有點難,我們非常理解這一點。但是這種轉變是不可避免的。耳機口早晚都要消失。每一次轉變都會帶來一些陣痛,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不做了。否則的話我們永遠都並無法取得進展。在做出這樣的轉變時我們會問自己,我們是不是已經儘量緩解了這種陣痛,是不是已經儘量解釋清楚了?轉變之後的另一方面是不是已經好到讓大家都感到滿意了?我們認為自己已經做到了。”

這很難説不是一次合理的解釋。記住,對於不想放棄現有耳機的人來説,iPhone 7提供了閃電接口耳機和適配器。儘管159美元的標價會讓一些人生氣,但蘋果的AirPod有關無線音頻的故事很有説服力。而且取消耳機口所釋放的空間讓iPhone的相機和電池都有了重大改進。

儘管批評者免不了要指責iPhone 7打破了蘋果逢偶數年進行重大升級的模式,但對設備內部結構進行調整也許是為了別的東西做好準備呢?2017年將是iPhone面世10週年的日子,一些蘋果體制研究者相信,該公司已經在醖釀着一些更大的改變。

在此期間,蘋果只需引導好這次耳機口的過渡就行了。

Schiller説:“記住,我們過去已經經歷過多次這樣的情況。我們取消了並行口、串行總線、軟盤、手機上的物理鍵盤——你還會懷念手機的物理鍵盤嗎?……到了某個時候,我認為會很快——我們回顧起對耳機口發泄的怒氣時也許就會想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資料來源:36K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