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能從 HTC 和索尼上學到什麼?

愛範兒 於 12/12/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從 Google 挖來雨果·巴拉(Hugo Barra)開始,小米逐漸成為中國最受國際關注的公司之一。外國人對此感興趣的是,一家中國土生土長,甚至連公司名字都那麼充滿中國風味的公司,如何能夠吸引到國際第一流互聯網公司的人才?或者説,其它第一流公司的人才?

隨之而來,是國際媒體對小米的大量曝光,美國、台灣、香港、英國、馬來西亞等等。結果大家發現,小米被視為中國最具創新力的一家公司,其實還沒養成自己的專利池——昨天晚上,在被雷軍稱為“小米國際化戰略最重要的一部”的印度市場上,小米遭到愛立信狙擊,後者稱小米侵犯了它在通信方面的專利,印度法院週一下達了單方面的銷售禁令,禁止小米在印度銷售涉嫌侵犯專利的產品。

或許,未來這不會是小米在國外遭遇第一起專利糾紛,HTC 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2010 年 HTC 可謂氣勢如虹,但很快遭到蘋果專利狙擊。結果,2011 年既是 HTC 的幸福之年也是傷心之年,幸福的是,HTC 成為美國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傷心的是,蘋果訴 HTC 侵犯專利被法院判決勝訴,下達了禁售令,2012 年 4 月禁止 HTC 在美國銷售部分機型。

這個打擊對 HTC 來説是致命的。熟悉製造業的朋友知道,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有着固定的週期,到了即將組裝生產的關口才禁止銷售,HTC 的訂單或許都已經下了。而且糟糕的是,當時 HTC 有一半產品銷售到美國,蘋果這個做法直接扼住了當時 HTC 的喉嚨。

也許正因為有 HTC 的教訓,小米並沒有在美國銷售產品,而是首先輻射中國大陸周邊,然後地區東南亞擴展,再進軍到其它需要低價手機的國家,比如印度。然而,一山有一山高,小米躲避了專利戰經驗豐富的蘋果,卻遇上了通信方面專利沉澱深厚的愛立信。

同樣是走出國門的企業,索尼的國際化依舊值得學習,尤其在美國市場,不少消費者認為索尼就是美國品牌。

而能做到這一點,離不開創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的遠見,在內部索尼技術人員堅持“三不”準則:“絕對不模仿, 絕不不妥協, 絕不放棄”,奠定了追求創新的氛圍。而在實踐當中,索尼積極收集專利情報,密切關注國外技術動向,確保研發戰略的正確,不光規避西方專利地雷。專利情報還是索尼在聯營、併購和合資合作、重大技術貿易的決策基礎。

索尼的成功,改變了日本的製造業,在它之前,日本的製造業和當下的中國製造也一樣,是低價、低質的代名詞;而索尼之後,日本企業通過克服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也通過學習索尼的成功方法,湧現大量日本品牌。就數碼領域,數碼相機已經被日本企業壟斷,這是不爭的事實了。

當然,用索尼來類比 HTC 或小米或許未必公平。任何一個國際品牌的崛起,都需要一定的時間,索尼從 1946 年成立,一直到 1956 年以晶體管技術為突破口,研發出日本第一部晶體管收音機 TR–55 才獲得穩定的收入,而到了 1968 年索尼成功開發“特麗瓏”電視機,進而引發了全球搶購狂潮,奠定企業地位。這中間足足經歷了 20 年。

而對於小米來説,索尼的歷史又有怎樣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現在看到,雷軍大談“互聯網思維”,卻忽略了小米對中國製造業的影響。部分製造業從業者認為,小米是因為引入了資本,所以可以如此迅速的擴張。但他們忽略了小米在建立品牌方面所投入的精力與功夫。在小米手機之前,風靡刷機論壇的 MIUI 才是引爆小米手機品牌的關鍵點。

也就是説,儘管在國內揹負廉價、抄襲的罵名。雷軍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小米成為國際品牌。但小米的做法又和索尼那種依靠技術來突破而不同,而是結合當下社交媒體,首先佔據宣傳的風口,將小米品牌植入人心後,再進而尋求產品上的改進。從工模一般的小米一代、到配置有所提升的小米 2S、再到做工與外形都令人失望的小米 3,再到現在全方面變得成熟的小米 4——在硬件產品上,小米採用漸進式改進的方法來提高產品到技術含量。而小米品牌的成長速度,一直超越其產品進化的速度。

雷軍的戰略很清晰,一切可以和手機相連的電子產品,都必須有小米的影子。從電源、路由、電視、手環再到空氣淨化器,這些都是能與手機互動的設備。但是,仔細看一下,小米直接攥在手裏的,就只有電視和路由——這兩個是智能家居的流量入口,小米必定牢牢的握在手中。然而,產品線急劇擴張的後果是,小米的技術研發速度,還有專利準備速度,跟不上產品種類增長的速度。兩天前推出的形似某品牌的小米空氣淨化器,則側面反映了這一點。

愛立信訴小米這件事應當給雷軍敲響了警鐘。那就是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國際市場,小米的專利儲備依然不夠豐富。儘管有人提到,自 2013 年末到 2014 年,小米國內申請專利的速度在加快,數量急劇增長。但關鍵的通信專利等等,卻未必是最近就能克服的,除非小米願意引入愛立信等公司的專利。

有人提到一家名為智谷從事專利運作的公司,其公司法人為金山的張宏江,可以視為小米生態系統的一環。另外,小米也有意涉足芯片研發,11 月大唐電信科技宣佈全資子公司聯芯科技將聯芯科技開發並擁有的 SDR1860 平台技術以 1.03 億元的價格,許可授權給北京松果子公司。而北京松果子公司,實際上是聯芯科技和小米的合資公司。

可以期待小米未來會推出內置自行定製芯片的產品,屆時專利、模仿等方面的話題糾紛,也會隨之煙消雲散。但在得到這樣的結果之前,小米不能停止自己的發展速度,也不能放棄自己的品牌話語權,後者才是小米競爭力的基礎——估計這句話,部分媒體同行會深有認同。

題圖系《心靈捕手》劇照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陳一斌
標籤: 小米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