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8/8 Plus 評測:令人驚豔的人像模式,讓美顏相機顏面無存

愛範兒 於 20/09/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以一個科技發燒友的視角看來,前不久剛剛結束的蘋果秋季發佈會,有高潮時刻,也有平淡時刻。最高潮時刻自然是 iPhone X 的發佈,而不少人則認為,平淡時刻是 iPhone 8 和 iPhone 8 Plus 這兩部機器的存在。

然而現狀卻是,iPhone X 產能有限,售價高昂,並且發貨時間晚上不少,這部蘋果做手機的十年紀念之作,並不親民。iPhone 8 雙機則能夠儘快到貨,早買早享受。

在魚與熊掌之間,我們先端出魚出來,就是這篇關於 iPhone 8 雙機評測,至於熊掌 iPhone X,我們晚些時候見。

引用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愛範兒(微信號:ifanr),後台回覆關鍵詞「X」,獲取愛範兒對 iPhone X 的真機實測。


外觀:無人尖叫

按理説,兩部新 iPhone 到達編輯部之後,所有的編輯們都會圍上來觀摩一下,比大眾早幾天摸上 iPhone 算是一種小小的特權。去年亮黑版的 iPhone 7  因為外觀驚豔,工藝精湛,可以説是歷屆 iPhone 顏值的巔峰,幾乎可以讓人一見傾心,可以謂之“毒”。哪怕是紅色版的 iPhone 7,也因為色彩張揚,個性十足,可以謂之“騷”。


今年的情況不一樣了,iPhone 8 的設計回到了 iPhone 4 時期,採用了金屬中框加雙面玻璃的設計。但是,當新 iPhone 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大家顯得非常平靜,自 iPhone 6 以來幾乎沒有任何改變的正面足以消磨絕大多數人的好奇心,而雙面玻璃也並非蘋果獨有,即便Apple Watch示這是他們使用過最堅固的玻璃面板,那也跟顏值無關。


再者,因為三星、小米等等大廠在鑽研雙面玻璃加工工藝上已有多年,在顏色和曲率上更為激進,亮藍亮粉等等顏色更引人注目,雙曲面以及四曲面給手掌帶來的感知也更明顯。相較之下,iPhone 8 的正反玻璃面板都顯得剋制而平淡。

當然,蘋果的工藝依舊精湛,金屬的噴砂和上色還是業界教科書般的水準,玻璃面板和金屬中框的過渡自然和諧,拼接也嚴絲合縫,不會出現縫隙可以插名片的狀況。更何況它還提供了 IP67 級別的防塵防水,即便不是業界最高,但也算中上。


在 iPhone 7 這一代上,蘋果幾乎解決了惱人的天線條顏值問題,到了 iPhone 8 這一代上,因為玻璃背板的加入,iPhone 的背部終於完璧無瑕。讓人略感意外的是,iPhone 8 雙機背部僅有一個蘋果的 logo 和一個 iPhone 的標識,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圖案或文字,這樣一來,整機也顯得更為簡約。

想一想 iPhone 6 和 6s 兩代讓人詬病許多的外觀,再回味一下 iPhone 7 亮黑版讓人目眩神迷的質感和色澤,iPhone 8 外觀和設計的存在只能説是一種讓人感到心無波瀾的水準。


即便如此,蘋果還是想要做出一點點的不一樣。


在過往,我們會認為諾基亞是塑料的調色大師,Sony是玻璃的調色大師,當然蘋果完全可以説是金屬的調色大師。這一次 iPhone 8 讓金屬遇上了玻璃,兩種材質如何融合在一起是一門學問。


三星 S8 和 Note8 是讓金屬和玻璃呈現出類似的質感和色澤,塑造出渾然一體的感覺。小米 6 或者小米 Note 3 是讓金色和藍色撞色,閃閃惹人愛。


iPhone 8 走了中間路線,既不追求渾然一體,也沒有製造撞色。在 iPhone 8 上,金屬就是金屬,玻璃就是玻璃,他們的顏色類似,但質感截然不同。雖然蘋果把 iPhone 8 的顏色簡單稱之為銀色、深空灰和金色,但事實上,新機呈現出來的觀感,有別以往。


銀色 iPhone 8 背部的玻璃相比於正統的純白,略微帶有灰色的感覺,類似於石灰白,顯得不那麼晃眼,頗有些“悶騷”的感覺。


而金色 iPhone 8 Plus 的顏色也有別於以往的土豪金和玫瑰金,呈現出更淡雅粉嫩的感覺,玻璃顏色更是如此,可以説是既少女又少婦。


在發佈會上,蘋果沒有過多地強調外觀設計,對於玻璃材質的敍述也是一筆帶過。誠然,iPhone 8 雙機的設計風格承續多年,即便這次重新用上了玻璃材質,也沒跳出審美的慣性,以至於許多同事經過我工位,對我桌面上放着的兩部新機都是無視,從正面看,和舊機型完全一樣,只有翻面過來,才能得到一句“這就是 iPhone 8?”


iPhone 8 雙機的顏值就這樣吧,遠勝 iPhone 6 和 6s 兩代,但比起 iPhone 7 亮黑版,又顯得漫不經心。不過 iPhone 8 用到了玻璃材質的好處是,得益於玻璃的硬度,我們完全不用像呵護 iPhone 7 亮黑版那樣呵護 iPhone 8。

最後再説一下兩個小細節:iPhone 8 相比於 iPhone 7 高寬厚分別多了 0.1mm、0.2mm 和 0.2mm;iPhone 8 Plus 的高寬厚則較前代均多出 0.2mm,不過這不影響兩代機型用同樣的保護套。如果説尺寸的差異讓人難以察覺的話,那麼重量上,iPhone 8 雙機則可能讓你感到一絲不安:iPhone 8 相比於 iPhone 7 重了 10 克,達到了 148 克,尚且可以接受;但 iPhone 8 Plus 則達到了駭人的 202 克,相比於前代重了 14 克。

嗯,買 iPhone 8 Plus 的朋友們,記得買一條結實而有彈性的褲腰帶。
引用搜索微信公眾號愛範兒(微信號:ifanr),後台回覆關鍵詞「11」,獲取最新 iPhone 泄露壁紙。


“人像光效”驚豔

“人像模式”是 Plus 系列的獨佔功能,通過“一個鏡頭成像、另一個鏡頭測距”的分工,再結合一系列算法合成,iPhone 7/8 Plus 能模擬如單反“焦內如刀鋒般鋭利,焦外如奶油般化開”的成像效果。

對於 iPhone 7 Plus “人像模式”的表現,我們的評價是:模擬虛化的效果在智能手機中出類拔萃,但對光線和距離的要求限制了它的可用性。比如暗光下,iPhone 7 Plus 的“人像模式”就會產生很多噪點。

經過一系列的測試,我們發現,iPhone 8 Plus 的“人像模式”依然對距離有很大的限制,但暗光下的成像質量有了不小的改善。並且“人像光效”新模式足夠驚豔,足以讓我們從這裏開講拍照。

下面是光線充足的條件下“人像模式”的對比。


普通光線條件下拍攝食物:


在下面這組暗光人像模式對比中,iPhone 8 Plus 的成像質量明顯好過 iPhone 7 Plus,噪點明顯更少,細節更豐富,也沒有出現 iPhone 7 Plus 局部過曝的情況。


“人像光效”模式(Portrait Lighting)是 iPhone 8 Plus 在拍照上的新功能,能夠模擬出專業打光的效果。由於這一功能由雙攝 + A11 仿生芯片驅動,所以是 iPhone 8 Plus 獨佔功能。

作為“人像模式”下的細分功能,iPhone 8 Plus 提供了“自然光、攝影室燈光、輪廓光、舞台光、單色舞台光”五種模式,你可以直接實時以不同模式拍攝,也可以像添加濾鏡一樣進行後期調整。


其中“自然光”為默認人像模式,“攝影師燈光”重點在面部提亮上,讓面部光線更均勻,“輪廓光”則通過為面部添加輪廓陰影,高光和陰影交錯讓臉看起來更小更立體,而“舞台光”的效果比較複雜,它呈現出聚光照明的效果,與深黑色的背景形成強烈的反差,“單色舞台光”與舞台光的效果相同,只是以經典的黑白風格呈現。

我們嘗試在多種環境下拍攝了幾組照片,相對於“攝影師燈光”和“輪廓光”,“舞台光”和“單色舞台光”往往能夠提供更藝術化的效果,但由於涉及背景和前景的分離,處理難度顯然更高,效果也更不穩定。

比如下面這組照片,光線充足,被拍主題輪廓相對清晰,“舞台光”所呈現的效果就比較好。

不過好壞只是相對的,普通用户看到覺得效果驚豔,但從專業攝影用光的角度看,又很容易從鼻子的光源看出破綻——畢竟舞台光不僅僅是黑色背景那麼簡單,光源通常是單光源,而日常拍攝的照片通常是比較複雜的自然光。

把逆光的照片模擬成“舞台光”顯然就有點為難 iPhone 了。特別是前景和背景區別度不大的條件下,“舞台光”拍出的照片就能夠看出明顯的摳圖痕跡。


“人像光效”目前還處於測試版階段,效果仍然很初級。不過,作為一種在像素和濾鏡之外的嘗試,蘋果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方式,的確給手機攝影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玩法。


我們拍攝了更多的同事來説明蘋果這個新拍照模式的可玩性,有了 iPhone 8 Plus,完全可以開一個業餘街頭照相館,五毛錢一張的那種。


拍照:iPhone 8 Plus 大進步


從蘋果官網提供的攝像頭參數看,iPhone 8 系列與 iPhone 7 系列變化不大:依然是凸起的攝像頭,iPhone 8 依然配備的是一顆 f/1.8 光圈的 1200 萬像素攝像頭,iPhone 8 Plus 則還有 f/1.8 的廣角鏡頭+f/2.8 的長焦鏡頭的雙攝組合,能提供兩倍畫質無損的光學變焦。


不過蘋果稱,iPhone 8 雙機攝像頭的感光元件得到改進,進光量比之前多 83%,使其在暗光環境拍出來的照片,噪點更少、畫面更純淨。

第一組樣片統一使用 28mm 的廣角鏡頭拍攝。相比 iPhone 7 Plus,iPhone 8 系列在解析力上其實沒有什麼提升,唯一的區別在畫面暗處——樹葉保留了更多細節,而 iPhone 7 Plus 只能看到樹葉輪廓。至於 iPhone 8 和 iPhone 8 Plus 之間,幾乎沒有區別。


第二組樣片重點測試解析力,觀察裝潢的紋理處,iPhone 7 Plus、iPhone 8 和 iPhone 8 Plus 幾乎保持了相同的成像水準,不過放大照片發現,iPhone 8 雙機的噪點比 iPhone 7 Plus 少了不少。


去年我們在評測中提到,iPhone 7 雙機照片的色彩風格比較冷淡,偏冷偏藍。今年我們發現,iPhone 8 雙機的色彩調校有所變化,整體色彩相對偏暖偏紅,尤其在呈現藍色、紅色時,iPhone 8 雙機的飽和度明顯比 iPhone 7 Plus 高。

正如下面這組照片,除了暗處樹葉更明亮細節更多之外,兩者之間主要的區別就是畫面的冷暖上。


色彩冷暖風格見仁見智,談不上優劣,不過在拍攝風景、食物的時候,iPhone 8 雙機的色彩確實會比較討眼球喜歡。


在夜拍的對比中,iPhone 8 雙機顯示出不少優勢,在呈現建築細節和枝葉上,iPhone 8 系列的畫面更鋭利,噪點更少。


如果説 iPhone 8 拍照提升有限的話,那麼 iPhone 8 Plus 在 56mm 焦段的表現則超出預期,也就是説,拍遠景 iPhone 8 Plus 比 iPhone 7 Plus 更好。


我們用 iPhone 7 Plus 和 iPhone 8 Plus 分別以兩倍光變的模式拍攝了下面一組照片,即便不放大的情況下,也可以看出後者在畫質上的優勢,iPhone 7 Plus 發虛,噪點明顯,而 iPhone 8 Plus 畫面純淨很多。


越是在暗光條件下,iPhone 8 Plus 雙倍變焦的成像質量越能顯示出優勢。

喜歡自拍的同學可能要失望了,iPhone 8 雙機的前置攝像頭與 iPhone 7 系列沒有任何變化,指望用 iPhone 帶來更好的自拍還是等搭載了原深感攝像頭的 iPhone X 吧。

閃光燈的優化可能是 iPhone 8 雙機最顯著卻最容易被忽略的新功能,它採用了一種慢速同步+短促閃光的方式,這種閃光方式的好處在於它可以在照亮前景主體的同時,讓背景也得到適當的曝光。

iPhone 8 改變了我對手機閃光燈的偏見,請看樣片對比。


還有一個小細節值得一提:iPhone 8 系列在按下屏幕快門的時候,可以感到來自 Taptic Engine 的輕微震動反饋,同樣是搭載 iOS 11 的 iPhone 7 卻沒有這個震動。

性能:強到無敵

在以往,我們評測 iPhone 的時候,是不會去進行跑分的,因為一直以來大家都有這樣的一個認知:蘋果產品勝在體驗,但不追求性能。

我想,這種認知大概是因為蘋果喜歡説他們處理器性能提升了百分之多少,但不喜歡秀跑分。最近幾年蘋果 A 系芯片的節奏是:別逼我跑分,跑出來嚇死你。

而這一次,蘋果開始特別強調他們最新的這款 A11 Bionic 芯片,這是為何?
讓我們來看看這次蘋果發佈會在技術和體驗上都説了些什麼:Face ID、Animoji、AR、人像光效模式等等。


很多人會説其他廠商也有人臉識別,也有雙攝和人像背景虛化等等,甚至一塊錢乾脆面裏也提供了 AR 效果的小卡片。但是一切依賴於 A11 Bionic 芯片計算能力的 Face ID、Animoji、AR、人像模式光效拍照體驗完全有別於現有的其他應用。

這是因為,A11 Bionic 不僅有 CPU、GPU 提供目前市面上最為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圖形能力,整合在 A11 Bionic 芯片中的還有獨立的 ISP(圖像信號處理器)和神經網絡引擎。

略微專業向的,我們使用 Geekbench 4 來測試單核和多核性能,娛樂向的話,自然是喜聞樂見的安兔兔。


在 Geekbench 4 中,iPhone 8 跑出了單核 4247,多核 10154 的成績,由於採用了同一顆處理器,iPhone 8 Plus 的成績則是單核 4163,多核 10333 的成績,二者非常接近。而在安兔兔中,iPhone 8 的得分超過了 21 萬,比一眾 Android 旗艦機高出了三四萬之多。

這樣的成績可以説是吊打了自家的 A10 Fusion 處理器,iPhone 7 Plus 上那顆 A10 Fusion 單核典型成績是 3306,差距不大,多核典型成績是 5411。這次 A11 Bionic 因為採用了 6 核心(2 高性能核心,4 高能效核心)的設計,所以這次 A11 Bionic 多核性能暴漲,差不多是 A10 Fusion 的兩倍了。


在 Android 陣營中,最能打的還是高通驍龍 835 和三星 Exynos 8895,在 Geekbench 4 上,驍龍 835 和 Exynos 8895 的成績大概是單核 2000,多核 6500 左右的成績,和 A10 Fusion 尚能一戰,離 A11 Bionic 的距離就差太多了。不過按照進度,驍龍和 Exynos 的下一代處理器也在路上了,預計年底或明年初就能面世。

這一次蘋果變成了堆料狂魔的前提是,有一大堆應用嗷嗷待哺,沒有高性能,新奇體驗就無從談起。畢竟聯發科再怎麼打磨,還是不敵高通和 Exynos;eMMC 閃存再怎麼優化,終究變不成 UFS 閃存。


充電:好體驗,多花錢

提到充電,我們想到的總是蘋果祖傳的 5W 充電器,在 Android 陣營都達到了 20W 以上充電功率的時候,蘋果這個 5W 的充電器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消耗完庫存。不過好在這次蘋果很明確地表示,新 iPhone 支持快充了,並且還宣稱不管是 iPhone 8 還是 iPhone 8 Plus,都能在 30 分鐘內充到 50% 的電量。

當然,你別想用 5W 的小水管去快速充滿 iPhone 8 Plus 的大池塘。想要達到最好的快充效果,需要另外購置蘋果的 29W USB-C 電源適配器,再加一根 USB-C 配 Lightning 數據線,二者售價是 388 元加 188 元共計 576 元。


以上就是 iPhone 8 Plus 搭配官方 29W 充電器的充電效果。愛範兒(微信號:ifanr)從手機電量完全耗盡關機狀態下開始充電,實測半小時充到 46%,和蘋果宣稱“半小時最大可充至 50%”差距不大,一小時則可以充到 80%,而在一小時後的充電效率明顯下降。從 iPhone 8 Plus 的充電效率上來看,明顯是沒有用到 29W 充電器的全部效能,充電速度和主流的國產 Android 旗艦手機快充略微有些差距。半小時 50% 左右,一小時 80% 的充電速度勉強能讓人滿意。

另外,這一代的 iPhone 也終於支持了無線充電,按照蘋果的一貫作風,自然無線充電底座也需要另外購買,目前官網在售的兩款第三方無線充電底座均售價 498 元,最大功率 7.5W。


iPhone 8 在無線充電的情況下,充電一小時的電量還不到 50%,充到 80% 則需要兩小時十分鐘還多,最後在三個小時的時限內,無線充電依舊沒能把 iPhone 8 充滿,只充到了 94%,預計最終充滿會在三個半小時到四小時之間,可以説是龜速了。

因為時間關係,愛範兒只用了快充測試大電池容量的 iPhone 8 Plus(2675mAh),以及無線充電測試較小電池容量的 iPhone 8(1821mAh)。最終的結果證明,快充表現還成,無線充電比較適合放床頭睡覺的時候給手機充電。

説到續航,這一次Apple Watch示 iPhone 8 雙機和上一代的表現幾乎一樣,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一部分愛範兒並未做較為嚴格的長期測試,僅在高清模式下用 iPhone 8 Plus 玩了兩局《王者榮耀》,共計 32 分鐘,掉電 13%。換算下大概是連續不斷玩《王者榮耀》兩小時,耗電 50% 左右。

按照過往的經驗,iPhone 8 還是得輕度使用一天一充,外出中重度使用得常備充電寶;而 iPhone 8 Plus 的電量則稍微讓人安心一些。


魚還是熊掌?

一口氣發佈三款新手機,這在蘋果 iPhone 發佈會上是絕無僅有的,相比於早前的單一選擇,或者單純的選大選小問題,這一次 iPhone X 的出現讓不少人持幣觀望。

這一次 iPhone 8 雙機的發佈,沒有讓蘋果喊出當初蘋果的 iPhone 7 發佈會那“十大創新”的口號,因為大部分的創新全都給了 iPhone X,留給 iPhone 8 的是什麼呢?是萬年不變的“更好的性能,更流暢的體驗,更出色的拍照,改變不大的外觀和新顏色,更準確鮮亮的屏幕”,這次的 AR 效果以及無線充電(劃掉)也算是不錯的賣點。

需要説明的是,蘋果在發佈會上大書特書的 AR 遊戲應用,目前還未上架 App Store,但是在發佈會當天,愛範兒前方編輯已經體驗過目前這手機平台上最炫酷的 AR 效果了。我們相信,在廣大開發者的努力下,未來手機平台上的 AR 應用將會擺脱雞肋狀態,成為新的爆點之一。


從需求上看,如果你還用着 iPhone 6s 一代的話,那麼 iPhone 8 還是挺值得換的,用户隔代升級的定律依舊可以延續下去,畢竟 iPhone 6s 用兩年電池已經輕度傷殘,系統也有些許卡頓,背部金屬想必很有很多鏽蝕痕跡了。


去年我們在評測 iPhone 7 雙機的時候,就已經説過,iPhone 會越來越沒有驚喜。今年不一樣的是,全面屏大戰全面爆發,各家的產品紛紛開始在產品和設計上大革新,智能手機市場好久沒有看到這麼多新意了,具體到蘋果身上,但是這個新意屬於 iPhone X,不屬於我們現在手上拿的這兩部 iPhone 8 和 iPhone 8 Plus。

並且,iPhone X 從外觀形態和系統交互上,已經完全迥異於現在市面上的 iPhone,這就決定了它需要改變使用習慣,付出學習成本。對於只想要一部擁有“更好的性能,更流暢的體驗,更出色的拍照,改變不大的外觀和新顏色,更準確鮮亮的屏幕”手機的用户來説,自然而然的,iPhone 8 雙機是更穩妥的選擇,它更順手,也更便宜。

這感覺,只能説是“一見如故”。

本文由劉學文、何宗丞、麥瑋琪共同完成。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