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為何不任性?說說幾家科技巨頭的資金管理原則

雷鋒網 於 30/11/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1550億美元——這是蘋果截至2014年9月底的現金儲備總額。自從iPhone、iPad大獲成功之後蘋果公司賬上的資金就不斷增長,直到數年後的今天積累成這樣驚人的數位。蘋果也並不是唯一一家喜歡往存錢罐裡投硬幣的科技公司:同期微軟的現金儲備超過900億美元,谷歌、三星都有超過600億美元資金。四家企業的金庫總值接近四千億美元,而且在未來幾年仍將不斷增長。

與市值或固定資產等概念不同,現金儲備是企業各項財務指標中最能反映其實際支付能力的數位。其實媒體常用的「現金儲備」這個詞不夠嚴謹,嚴格來說這一指標叫做「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包括了企業的活期、定期存款,各種短期和長期可變現債券等。通常企業不會把獲得的現金全部以活期存款形式存放,而是會主要用於購買美國聯邦債券這類零風險的金融產品。由於這類金融產品在需要時很容易換成現金,且大幅貶值的幾率很低,所以也被稱作是「現金等價物」。

蘋果、微軟、谷歌和三星是過去十年來科技產業利潤最高的四家企業。其中蘋果去年的淨利潤接近400億美元,微軟和三星超過200億,谷歌也有超過100億美元入帳。重要的是他們已經連續多年維持每年百億美元級別的利潤水準,這是他們能夠積累出巨額財富的必要條件。

但光是賺錢並不一定就能家財萬貫。資本的積累不僅需要開源還要節流。巧的是幾家還有競爭關係的企業都堪稱業界的「小氣鬼」。一方面每年收錢收到手軟,另一方面既沒有大手筆的投資又不給股東分紅回報。這樣的行為早就讓他們的股東大為不滿了,紛紛採取各種手段(甚至包括向法院起訴)逼迫企業管理層分紅或者展開大規模收購。經過股東的不懈努力,蘋果好不容易在2012年開始了巨額分紅和股票回購計畫來回報股東,迄今已經拿出近千億美元資金;微軟的分紅計畫開始的較早,始于2003年,也已經付出了超過千億美元。只是這兩家企業雖然分紅數額較大,但還是不足以扭轉其資金儲備越來越多的趨勢。谷歌則至今依舊「一毛不拔」,三星雖然有出錢但是數額非常少,不值一提。

對於股東來說,企業是否分紅對股東利益的影響並不是確定的。理論上說如果企業不分紅而把錢存起來,股價中就會包括這部分存款。分紅之後股價也會有所下跌,相當於把股票包含的價值的一部分轉移到了股東自己的存款帳戶中。如果股東拿到這部分分紅也沒什麼好的投資管道,只是放在銀行吃利息,那麼分紅與否對股東的利益就沒什麼影響。如果股東拿到錢有更好的投資管道,那麼他們顯然會希望企業把賬上的存款都拿來回報投資者了。

之所以這四家企業受到投資者的廣泛指責,就是因為他們攢下的錢竟然都投到美國聯邦債券這類收益率極低的金融產品裡去了。堂堂業界頂級巨頭,科技業最有實力的公司,對待天文數位的收益的辦法就和隔壁沒文化還摳門的暴發戶老王差不多——存起來然後欣賞存摺上的數位!每年近四千億美元的資金的平均收益率只有1%-2%上下,還不如樓上大媽的一年定期存款單子的利率高哩。敢不敢買點公司擴大下業務啊?還別說,他們也偶爾出手買點東西,比如微軟80億美元收購Skype、蘋果30億美元買下Beats、谷歌20億拿下Youtube、三星10億美元注資ASML(光刻機設備廠商)什麼的。可是這些收購案雖然都是業內的大單子,但是相比幾家巨頭的存款都只是小case,而且幾年才會有這麼一回,說起來還不如中國的阿裡騰訊呢。別人是有錢就任性,他們有錢卻個個學葛朗台,難怪股東們氣得瞪眼。
只是,採取如此保守資金管理原則的幾家企業確確實實是當今業界的領頭羊。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這樣的方案一定是有自己的原因,而不是他們的管理層真的像隔壁老王或者樓上大媽一樣不懂財務知識。各種財務管理的經典教科書都告訴我們保持巨額現金儲備的效率是很低的,那麼這四家企業的深層考慮又是什麼呢?

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科技業巨頭存錢的習慣始于微軟創始人蓋茨。當年他創立微軟時堅持不借錢,還要在公司賬上留存足夠一年開銷的現金,還為此與合夥人屢次爭吵。微軟大獲成功後是第一家積累出數百億美元資金的企業。後來谷歌、蘋果和三星的財務策略幾乎照抄微軟的路線。

與傳統制造業不同,科技企業往往是輕資產、重預期的類型。埃克森美孚掌控著大批油井,工商銀行有天量居民存款,而即便是稱雄一時的科技企業也往往只有「市場份額」來支撐自己的股價。可是IT產業恰恰風雲莫測,昨天如雷貫耳的名字明天可能就成為歷史的塵埃。沒有任何IT企業能夠保證自己總是走在時代前面,不被變革的浪潮沖到海底。在危機來臨時,缺乏大宗資產的企業往往難以獲得再融資來重振旗鼓,那時唯一可以依賴的就只有實實在在的資金儲備。蘋果當年差點破產,約伯斯不得不向老對手借來區區1.5億美元過冬。彼時蘋果也算PC業老牌玩家,竟然連1.5億美元都難以籌措,可見現實之殘酷。待蘋果東山再起後自然不會重蹈覆轍,如今1500億美元在手,就算面對再大的危機也是底氣十足了。當年的DEC、王安、諾基亞摩托羅拉以及一眾日企就在這上面翻了船,雖然輝煌時趾高氣揚,但沒落時卻兵敗如山倒,一兩年虧損就花光存款,之後便無力翻身。

另一方面,IT企業很難進行跨行業經營,專注度比較高。微軟可以做即時通訊,蘋果可以玩耳機音箱,但他們要涉足汽車生產就是很麻煩的事情。誠然巨額資金可以輕易並購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但是收購來的公司往往難以同本部融合,產品、經營策略、公司文化等區別帶來的摩擦會大大消耗本部的精力。收購的規模越大,這種融合就越艱難、成本越高。有時與其收購一家成熟的企業還不如自己拉起一支團隊進入相應的市場。當年微軟試圖以全部現金收購雅虎以擴大搜尋引擎市場份額,後來的事實證明收購失敗對微軟是一大幸運;三星發展半導體產業時基本靠自己的逐漸積累,終成業界主要玩家之一;蘋果決定掌握CPU研發技術時並沒有去收購ARM或AMD,而是自行招募人才秘密發展,獲得了足以匹敵最強對手的研發能力。既然花費鉅資收購大型企業很可能得不償失,還不如把資金留存起來為未來的風險做準備。還有,如此龐大的資金規模想要找到同時兼顧收益和安全性的理財產品也實在不容易,因此大家還是選擇聯邦債券這樣沒什麼收益但是絕對安全的管道來儲蓄了。

而通過分紅或回購股票來回報投資者對這些跨國巨擘也不是什麼輕鬆的選擇。由於各國的稅收政策不同,跨國企業往往會通過轉移收入到低稅率國家來規避徵稅。他們的資金儲備往往分散在多個國家,留在本國的比例不高。但是股東回報政策需要將資金匯回國內,這一過程會被本國課以巨額稅金。蘋果受此影響最大,其每年的利潤大部分都留在了其他國家的分部賬上。結果當蘋果不得不進行分紅和回購時,它還向本國銀行借入數百億美元長期債務,利用本土借款的低利率來降低回報計畫的成本。

最後,較高的資金流動率也讓高額現金儲備變得很有必要。蘋果的應付帳款等短期負債常年保持在二、三百億美元的水準;三星每年僅行銷和行政開支就達數百億美元。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準備,供應商在為它們供應原料時可能就會擔心資金回收。而現在的情況下,即便是幾個月的賬期供應商也不會在意,不用害怕屆時拿不到貨款。

雖然很多媒體與分析家都認為這幾家科技企業的現金儲備管理過於低效,但不得不說他們的選擇還是有充分理由的。十一甚至十二位數的存款就算收益率低下也絕對是幸福的煩惱。在巔峰期謹慎小心為未來的艱難時光做好充分準備並不是所有的企業或個人都能做到的,至少這樣的策略讓他們的前途少了許多風險。中國的IT企業也應該從中學習經驗,不要只顧眼前一時風光,看不到未來的荊棘遍地。有錢可以任性,但有了錢就任性恐怕就不能走得長遠了。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王強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