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憑什麼市值第一,細説 iPhone 最具革命性的技術創新

TECH2IPO 於 25/05/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據調研公司數據,2015年蘋果手機出貨量達2.2億部,佔全球市場份額的15.9%,雖總量不及產品線從低到高全面覆蓋的三星,但在售價5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場,蘋果佔據壓倒性優勢,蘋果在中國高端手機的市場份額佔86%。

除了高端手機出貨量的優勢,蘋果在全世界擁有龐大的粉絲羣。每年蘋果的新品發佈會已成為科技圈一大盛事,不僅現場座無虛席,即便在有晝夜之差的中國,也有眾多媒體和無數觀眾熬夜看直播聽講解。三星每推出新產品時也會舉辦發佈會,雖然每次三星都會投入大筆推廣費用,但如果仔細觀察全球三星手機用户的參與熱情,對比蘋果就相形見絀了。

科技創新可能是問題所在。蘋果在消費電子領域一直都是無愧的技術領跑者,每次都能把最新的技術和理念融入到最新的產品中。然而三星更像是追隨者,產品按照既定的發展路線,處理器要更快、內存要大,屏幕也是分辨率越高越好。
現在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蘋果手機從2007年誕生至今,到底都推出了哪些革命性的技術創新。

1.首次推出無鍵盤智能手機


諾基亞N95與iPhone

在2007年,物理鍵盤就是手機的尊嚴。可以看看諾基亞N系列的高端旗艦經典機型,都保留有物理鍵盤,如果因為鍵盤佔據空間,屏幕尺寸做不大,諾基亞和HTC等公司想的不是去掉鍵盤,而是做成滑蓋手機,把鍵盤藏到屏幕下面。

蘋果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完全去掉了實體鍵盤,只留有Home按鍵,這樣就能留給屏幕更大的空間,所以蘋果第一代手機屏幕可以做到3.5寸。而同期諾基亞的高端N95手機屏幕為2.6寸,差距顯而易見。

從2007年蘋果第一代手機問世,智能手機的外觀就沒怎麼變過,相比於蘋果第一代智能手機的外觀設計都大同小異,正面採用觸摸式的大屏幕,背面是攝像頭和後蓋。此後的手機廠商無論之前多麼熱衷鍵盤、多麼喜歡在滑蓋上做文章,只要計劃研發智能手機,都會參考蘋果的設計,捨棄物理字母按鍵,採用觸屏虛擬鍵盤。

2.封閉的App Store商店


2013年累計下載達到600億次

2009年,世界最成功的IT公司還是微軟,市值2700萬美元,其次才是蘋果,市值1900億美元。

微軟是時代驕子,是成功者。微軟的軟件產品採取半開放式策略,上游CPU顯卡內存等計算機硬件由英特爾、英偉達、三星等廠商提供,電腦整機由IBM、聯想華碩等公司設計製造。微軟只提供操作系統,並且提供軟件開發接口,軟件工程師可以在windows平台定製開發各種各樣的應用軟件,滿足工業應用娛樂等各式各樣的需求。微軟以此佔據操作系統7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從PC過渡到手機,操作系統的開放與封閉該如何平衡,到底應該循着微軟的老路走,還是另闢蹊徑,Google和蘋果選了兩條不一樣的路。Google的策略更類似微軟,只不過為了App的兼容性,Google選擇把Android操作系統完全開源,各大手機廠商可以看到操作系統的源碼,可以定製自己的固件並移植到自己研發的手機硬件上。如此以可以保證Android平台App的通用性,其最終效果也和微軟差不多,用户如果想安裝App,就像在Windows平台安裝應用軟件一樣,下載安裝包安裝。

蘋果則反其道而行,走向另一個極端:完全的封閉。蘋果推出App Store,全世界所有的蘋果手機如果要安裝App,都需要到由蘋果公司運營的App Store下載安裝。蘋果為智能手機的App應用設計了一個封閉而又統一的入口,由蘋果公司提供平台,把開發者和App用户連接起來。就像超市裏的菜市場,相比於街頭巷尾的叫賣,井然有序得多。

蘋果的App平台統一審核監管,基本不存在病毒和流氓軟件的問題,為用户保證App質量的同時,也為App開發者帶來收益。據蘋果披露的數據,2015年App Store全年銷售收入200億美元,開發者分得140億美元,蘋果公司分成60億美元。

由於蘋果App Store的成功,Google也逐步意識到缺乏統一App分發平台所帶來的問題,在2012年終於向蘋果低頭,推出類似App Store的Android市場,這比蘋果2008年上線的App Store晚了4年。

3.Retina顯示屏


視網膜屏幕更清晰

蘋果的偉大之處不僅僅在於獨立於微軟和Google的操作系統,也不僅僅在於其開創性的App Store應用商店,更在於其領先全球的硬件創新。

2010年,摩托羅拉推出里程碑ME722,代表了摩托羅拉當時最頂尖的手機研發實力,屏幕4.7寸屏,800×480分辨率,每英寸長度容納199個像素點,也就是PPI(Pixels Per Inch)值達到199。

諾基亞在2010年推出高端旗艦機型N8,全觸屏無鍵盤設計,搭載塞班系統,屏幕為3.5寸640 × 360分辨率,PPI值210。三星也推出自己的旗艦機型i9000,4英寸屏幕分辨率800 × 480,PPI值234。HTC與Google合作推出高端Android智能手機Nexus One,屏幕3.7英寸800x480分辨率,每英寸252個像素點。

再來看看蘋果同期推出的iPhone 4,這款手機採用3.5寸屏幕,但是分辨率達到960×640,這意味着蘋果手機的屏幕每英寸容納了326個像素點,像素密度是當時全世界最領先的。蘋果由此提出Retina屏幕的概念,也就是用户日常使用時看不到屏幕的像素點,屏幕效果就像交卷相機洗出來的照片那樣精緻。

iPhone 4的硬件水平至少領先於其他手機廠商一代產品週期。蘋果iPhone 4暢銷之後,其他廠商陸續也逐步推出自己的視網膜屏幕,但這已是兩年後,三星在2012年才推出PPI大於300的手機GALAXY S3。也大概在2012年左右,LG夏普等手機屏幕供應商開始量產視網膜屏幕,此後配備視網膜屏的手機才逐步在一二線手機廠商的產品中普及。

4.不可拆卸電池


iPhone 5s內置電池

在蘋果手機流行之前,市面上主流的手機都是可拆卸電池。包括諾基亞、HTC都是如此,其中好處當然很多,電池壽命一般不及手機,電池損壞之後直接買一塊兼容電池就好,給手機第二次生命。另一個好處是方便遊客,如果要兩三天用不到電源,打開手機後蓋換一塊電池就好。

那時候手機的標準配件是備用電板,夾子式的電池萬能充。蘋果在設計手機時沒有隨大流。為解決手機電池壽命問題,蘋果選擇質量最好,最耐用的電池,對於手機電量不夠的問題,蘋果認為用户自然有自己的解決辦法。

當用户熟悉了可拆卸電池的好處,漸漸也就接受了它的壞處。但當蘋果率先使用不可拆式設計,用户才終於發現,不可拆卸電池缺點相比於優點簡直可忽略不計。機身可設計得更加緊湊輕薄,一體化外殼更加美觀,機身內部還不會有積塵問題。

沒過多久,其他主流的手機廠商也開始紛紛效仿,可拆卸手機在智能機市場基本絕跡。蘋果的這個設計甚至改變了手機配件產業,原來生產兼容電池板和萬能充的廠商開始虧損,因為消費者不再需要電池板,也不再需要萬能充。於是廠商們開始轉而生產移動電源和充電寶,適配所有手機,無需拆卸手機更換電池也讓用户使用體驗更順暢。蘋果通過設計上的創新率先顛覆了人們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生活方式。

5.指紋識別


蘋果5s Home鍵可識別指紋

手機逐步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中心。打開手機和親友聊天溝通保持聯繫,打開手機購物,打開手機看盤炒股,打開手機處理郵件和同事協同工作。手機裏有你的隱私,有你的工作成果,還有你們公司的商業機密。

對於如何保護手機數據,不同的廠家有不同的策略。蘋果之外其他手機廠商的解決方法大都千篇一律,多在軟件上想辦法,比如設置手機的解屏密碼或者解鎖圖案,雖然摩托羅拉公司在2011年曾經推出支持指紋識別的手機,但由於效果太差而未能普及。也許是研發能力不夠,也許是壓根不敢想,只有蘋果公司在2013年決定把指紋識別技術應用到手機上,並最終得到廣泛認可。

2013年9月,蘋果推出第一款具備指紋識別功能的手機iPhone 5s,屏幕下方的Home鍵外觀上看和之前的iPhone沒有什麼區別, 但其實按鍵下面帶有指紋掃描模組,可以識別用户指紋確定用户身份。

蘋果不僅僅把指紋識別應用到屏幕解鎖,還率先將其集成到了iPhone 6的NFC移動支付上,也就是蘋果的Apple Pay。手機可通過NFC技術讀取用户銀行卡數據,此後蘋果手機就可以代替銀行卡的閃付功能,指紋驗證成功後即可完成支付流程。把指紋識別和手機支付技術結合起來替代原有的銀行卡,蘋果又一次開創性地走在了移動支付的前列。


蘋果專用Sim卡

除了以上五點,蘋果的創新之處還包括對手機SIM卡的革新。蘋果之前,全世界的手機都是標準卡,長25毫米寬15毫米。之前沒有哪個手機廠商敢於設計不兼容主流SIM卡的手機。但是蘋果做到了,不僅讓全世界手機用户甘願把自己的SIM卡剪小,而且還制定了新的SIM卡標準:NanoSIM卡,比標準卡小60%,薄15%。在蘋果大膽試水之後,其他手機廠商才終於敢鼓足勇氣推出使用MicroSim卡或者NanoSim卡的手機。

不僅僅是技術,蘋果在手機外觀設計上也獨具創造性。蘋果第一代手機正面平整,背面圓潤,國內手機廠商也直接照搬,大概在2010年前後,市面Android智能手機絕大多數都是類似的外觀設計。蘋果從來沒有指責抄襲者,而是持續創新,在2010年推出iPhone4,正面與背面平行,側邊直角連接,像個小盒子,iPhone 4獲得成功之後,國內廠家繼續效仿,其中包括全球出貨量排在前10的手機廠商。到如今蘋果放棄了側邊直角的設計,而是前後蓋平行,但側面半圓形弧面過渡,如iPhone 6,蘋果設計曝光後,國內廠商繼續拿來主義,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跟者蘋果的設計走,準不會有錯。

蘋果自2010年市值超越微軟一直穩居市值第一的寶座,雖然最近曾被Google偶爾超越,但是蘋果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霸主地位依然難以撼動。蘋果不僅僅是芯片和硬件研發公司,還是軟件公司和互聯網公司,更是一家領先全球的設計公司。隨着手機行業逐步變成紅海,蘋果未來還要把觸角深入到人工智能、金融、汽車以及新能源等領域。

你可能從未見過這樣一家公司,全世界的媒體和粉絲為了第一時間觀看發佈會,寧願熬夜到天亮,眾多用户雖然口口聲聲不屑於其設計和高端定位,但實際上卻咬緊牙關攢錢買最新款的產品。你可能從未見過這樣一家公司,產品和理念如此成功,以至於其中國的跟隨者可以從2010年起就不斷抄襲iPhone,抄到蘋果市值的20分之一,估值超過200億美元。

蘋果的成功在於其軟硬件設計上的多年積累,更在於持之以恆的技術創新。雖然步入後創始人時代的蘋果面臨方方面面的諸多挑戰,我們可以懷疑蘋果難以延續曾經爆發式的高速增長,我們可以擔心蘋果市值桂冠被Google擠佔,但不可否認的是,蘋果在消費電子領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移動互聯網浪潮下,蘋果的iPhone手機引領並變革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本文由 TECH2IPO / 創見(tech2ipo.com)編輯 IMYG 撰寫,轉載或使用本文素材進行二次創作請參閲版權信息


資料來源:TECH2IPO
標籤: iPhone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